如果说奥巴马当年的连任证明了大数据的威力,那么特朗普的当选则戳破了当前大数据的短板。
2012年11月,奥巴马击败罗姆尼再次当选美国总统。其背后的功臣是奥巴马的数据挖掘团队,他们一直在搜集、分析和储存庞大的数据,从而为他制定了精准的广告购买决策,比罗姆尼少花了1亿美金的竞选资金。显然,大数据通过过程可视化达到了更为精准的营销。
但是,2016年12月,特朗普的当选却给了大数据一记重击。微软Bing以及有“数据巫师”之称的美国统计学家纳特·西尔弗(Nate Silver)通通预测失败,尽管拥有大数据意义上的高胜率,希拉里仍然在现实中败北。
是大数据根本不足以被采信,还是它到达了一个亟待升级的转捩点?
受益于计算机的发明,我们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,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;紧接着,互联网的出现通过打破空间藩篱而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,我们对数据的搜索和收集变得无远弗届,数据广度与深度呈现裂变式增长
基于过去大数据收集与处理的下一步,就是帮助判断和预测未来,从而促进当下的行动。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。作为全球最大搜索引擎,Google拥有以太级别的数据和遍布全球的36个数据中心。比如:Google趋势图应用可以通过用户对于搜索词的关注度,很快发现和理解社会上的热点趋势。而Google Instant则会在用户输入关键词的过程中,迅速预测可能的搜索结果。据称,大数据为谷歌每天带来近2300万美元的收入。
公司动态
联系我们
-
服务热线400-0090763
- 电话:400 009 0763
- 邮箱:
oc-sg@yunguang.net - 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温榆河西路金融街园中园搜狗授权营销中心
大数据营销的下一步